增材制造技術實訓室是智能制造技術實訓中心的重要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三樓,實訓場地面積約300㎡,共配置12臺工業級SLA設備、26臺桌面級打印機和19臺掃描儀設備,設備購置資金近500萬元,可同時提供40個實訓工位。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實訓功能包括逆向工程實訓、FDM打印機實訓、SLA打印機實訓和打印后處理實訓,是集逆向工程及設計、數據處理及打印和產品后處理于一體的3D打印技術綜合實訓室。
為使大家更為精準的了增材制造技術公共實訓資源,我們分期推出3D打印技術實訓專業介紹,上一期我們介紹了3D打印FDM技術,本期我們來了解一下SLA技術。
SLA (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即立體光固化成型法,是目前全球應用范圍最廣、技術最成熟、加工精度最高、成型速度最快的工藝方式,它是對三維數據進行分層處理,通過“分層制造,逐層疊加”的方法最終實現實體模型的制作。其工藝原理是通過計算機控制激光束對光敏樹脂為原料的表面進行逐點掃描,被掃描區域的樹脂薄層產生光聚合反應而固化,形成零件的一個薄層,工作臺下移一個層厚的距離,以便固化好的樹脂表面再敷上一層新的液態樹脂,進行下一層的掃描加工,反復工序,直到整個原型制造完畢。它基于計算機分層切片來獲得制件的截面形狀的數據。
SLA 快速成型技術的主要應用在汽車、摩托車、航空航天的模具開發,家電外形與結構設計、模具制造,通訊產品外形與結構設計,輕工業產品的設計、驗證、裝配、模具快速制造,醫療器械的設計、試產,CT掃描信息的實物化等。
SLA實訓室配置有工業級光固化設備12臺,可供24個工位開展實訓,并根據專業課程需要配置了三維模型前處理、設備操作、模型后處理等實訓內容,可以提供完善的SLA實訓服務。
實訓項目內容
精密檢測技術是一門集光學、電子、傳感器、圖像、制造及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對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檢測儀器的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要求越來越高。
精密檢測技術實訓室是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中心智能制造技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共分為三坐標檢測技術、二次元和藍光逆向技術、綜合檢測技術等3個實訓功能區,實訓場地面積400平方米,可提供40個實訓工位。
精密檢測技術實訓室購置了橋式三坐標測量儀、復合三坐標測量儀、粗糙度輪廓測量儀、直讀光譜分析儀、圓度圓柱度測量儀、藍光掃描儀、二次元測量儀、2.5D影像測量儀、高度計、工具顯微鏡、洛氏硬度計等檢測實訓設備,并配備游標卡尺、千分尺、高度尺等測量工具。
以高精度測量設備為載體,通過相關技能的實操訓練,實訓學員可以掌握高精度測量設備的特征及其操作方法,具備較復雜零件形狀尺寸、位置尺寸、表面粗糙度等要素檢測的基本技能,同時具備選用和使用正確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正確給出測量結果,出具測量報告的綜合能力。
主要實訓項目內容
氣動與液壓技術實訓室屬于工業自動化技術實訓中心,實訓室位于吉大高訓基地二樓,場地面積約160平方米 ,配置實訓設備16套,分氣壓傳動技術實訓部分和液壓傳動技術實訓部分,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實訓操作臺面。實訓室可同時提供約30個實訓工位。
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通過電控的直接控制,或使用中間繼電器的間接控制,實現邏輯回路的控制電路、延時回路的控制電路、同步回路的控制電路,雙缸或多缸的順序控制電路等實訓。使學員們掌握液壓與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組成、液壓流體力學的基礎知識、液壓動力原件和執行原件、液壓控制閥、液壓系統調速回路及典型液壓傳動系統等綜合技能。
實訓室為氣壓與液壓傳動傳動技術綜合實訓考核而設計,具有實訓與考核兩大功能,既能滿足正常教學實訓要求,也可作為職業資格等級考核及技能競賽等之用。
主要實訓項目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計算機現代集成制造系統,CIMS是自動化程度不同的多個子系統的集成,如管理信息系統(MIS)、制造資源計劃系統(MRPII)、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CAD)、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系統(CAPP)、計算機輔助制造系統(CAM)、柔性制造系統(FMS),以及數控機床(NC,CNC)、機器人等。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安調維護實訓室為工業自動化技術實訓中心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一樓,實訓室面積約100平方米 ,配置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安調維護實訓工作站(8單元)一套,可提供15個實訓工位。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安調維護實訓工作站模擬制造過程的CIMS工序流程,結合CIMS操作人員的技能需求,同時參照技能鑒定與競賽的相關標準設計搭建。工作站涵蓋上位機系統單元、皮帶傳輸單元、智能倉儲單元、工業機器人單元、CNC加工單元、上料/分揀單元、視覺檢測單元、環形輸送帶單元等,各單元可模塊化組合。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安調維護實訓室具有實訓與考核兩大功能,既能滿足專業的實訓教學,也可作為職業資格等級考核及技能評估的有效工具。
主要實訓功能
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是一種實現某工藝過程的柔性平臺,可開展包括工業機器人基本結構認知和基礎操作,工作站系統調試和搭建,工業機器人焊接、打磨、噴涂等典型應用,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仿真及周邊設備編程和通訊等內容的實訓教學。
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實訓室是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工業自動化技術實訓中心重要專業之一,對從事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系統運維、現場管理、維修應用、裝配調試、工作站應用開發、銷售及技術服務的人才技能培養具有很高適配性。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二樓,實訓室面積約500㎡,配置ABB、GREE等工業機器人的模塊化實訓工作站、典型應用實訓平臺、拆裝與調試實訓平臺20余套,并附帶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仿真軟件,可提供30個實訓工位。
工業機器人模塊化實訓工作站由工業機器人、PLC控制系統、電氣控制臺、安全防護系統、軌跡描繪實訓套件、搬運碼垛實訓套件、裝配實訓套件、模擬涂膠實訓套件、書寫實訓套件、自動生產線實訓套件、機器視覺實訓套件、及離線編程仿真軟件等組成,可使學員了解掌握從工業機器人的基本操作等初級技能到各種功能性模塊的復雜應用。
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平臺以工業現場搬運、碼垛、焊接、噴涂、拋光、打磨等典型應用為主線,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主要由工業機器人系統、機器人底座、拋光打磨機、焊接系統、焊接平臺、噴涂房、噴涂平臺、安全護欄、離線仿真軟件等組成,涵蓋了工業機器人技術、焊接技術、機器人編程技術等,可完成工業工業機器人搬運、碼垛、焊接、噴涂、拋光、打磨應用訓練,包含與實際生產緊密聯系的工作任務內容。
工業機器人拆裝與調試實訓平臺主要由起重設備、裝配桌、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零件架、安全圍欄及配套工具組成。通過對工業機器人進行拆裝、調試及編程控制,掌握工業機器人安裝、編程、調試、維修、運行和管理應用的特點,了解復雜精密的機電設備的裝配過程和細節要求,掌握工業機器人本體的基本維護方法。
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仿真軟件支持多品牌工業機器人從3D模型導入-軌跡規劃-運動仿真-機器人軌跡代碼輸出,實現離線編程,同時集成了碰撞檢測、關節限位調整、軌跡補償、動畫輸出于一體,可快速生成效果逼真的模擬動畫,廣泛應用于打磨、去毛刺、焊接、激光切割等領域的工業化機器人編程實訓。
主要實訓項目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在以微型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向機械工業領域迅猛滲透并與機械電子技術深度結合的現代工業的基礎上,綜合應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測試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接口技術及軟件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從系統理論出發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結構目標,以智力、動力、結構、運動和感知組成要素為基礎,對各組成要素及其間的信息處理,接口耦合,運動傳遞,物質運動,能量變換進行研究,使得整個系統有機結合與綜合集成,并在系統程序和微電子電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質的和能量的有規則運動,在高功能、高質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等諸方面實現多種技術功能復合的最佳功能價值系統工程技術。
市高訓中心機電一體化技術實訓室是工業電氣自動化技術實訓中心重要的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市高訓中心金灣基地三樓,實訓室面積約300平方米,共配置2套機電一體化(第44屆阿布扎比世賽標準)設備和6套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考核設備,設備購置資金近500萬元,可同時提供40個實訓工位。
機電一體化(第44屆阿布扎比世賽標準)設備包括Pick&pPlace工作單元、成品分裝工作單元、供料站、分離工作站、氣動肌腱工件壓緊單元、編程工作單元、包裝工作單元、智能立體存儲單元共8個單元,各單元可獨立或自由組合使用,模塊化設計、模塊化裝調,設備連接迅速便捷,實訓教學豐富便捷。
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考核設備系統包括顆粒上料單元、加蓋擰蓋單元、檢測分揀單元、六軸機器人單元和成品入倉單元,包括了智能裝備生產系統、自動包裝系統、自動化立體倉庫及智能物流系統、自動檢測質量控制系統、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及控制系統等,按照一個完整的智能工廠模擬設計配置,各單元模塊化設計,可單獨或任意組合聯機運行,實現從簡單到復雜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教學和實訓。
主要培訓項目
自動化產線安調維護實訓是通過模擬工業自動化生產線中的供料、檢測、搬運、定位、加工、裝配、輸送、分揀和倉儲等工序過程,使學員了解掌握包括氣動控制、傳感器、變頻器、步進電動機、伺服電動機、觸摸屏、可編程序控制器以及工業通信等在內的多種工業控制技術。
自動化產線安調維護實訓室為工業自動化技術實訓中心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三樓,實訓室面積約150平方米 ,共配置6套自動化產線安調維護(FMS)綜合實訓工作站,可提供30個實訓工位。
自動化產線(FMS)安調維護實訓工作站是按照完整的自動生產線工序流程,結合FMS操作人員的技能需求,同時參照世界技能競賽的相關標準及規程設計的綜合實訓工作站。工作站涵蓋智能裝配系統、自動包裝系統、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物流系統、自動檢測、質量控制系統、生產過程數據采集等。工作單元包括自動上料單元、自動檢測裝配單元、工業機器人搬運包裝單元、智能物料自動存儲單元等,各工作單元可模塊化自由組合。
自動化產線安調維護實訓室具有實訓與考核兩大功能,既能滿足專業的實訓教學,也可作為職業資格等級考核及技能評估的有效工具,操作者在實訓中培養機械裝調、電氣管路連接、程序設計、工業機器人應用、傳感器應用、計算機應用、檢修排故、觸摸屏組態、伺服、步進驅動控制等機電專業技能,同時也體驗到職業素養的社會能力與方法能力。
主要實訓功能
“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屬于泛互聯網的目錄分類,它是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其本質和核心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把設備、產線、工廠、供應鏈、產品和市場緊密地連接起來,幫助制造業延伸、優化產業鏈,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區域的互聯互通,推動整個制造服務體系智能化。
產業政策:
2015年發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強產業鏈協作,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協同制造新模式。
2016年出臺《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釋放“互聯網+”的力量,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推動“中國制造”提質增效升級,實現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
2017年,國務院正式發布 《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深入推進“互聯網+”,形成實體經濟與網絡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
2018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
2019年1月,工信部已印發《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
2019年3月,“工業互聯網”成為“熱詞”并寫入《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3月,工信部印發《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有關單位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加快完善產業生態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工業互聯網技術實訓室為公共實訓中心工業自動化技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市公共實訓中心(金灣)基地四樓,場地面積200平方米,共配置了工業網絡系統、智能傳感系統、工業視覺檢測系統、工業視覺與工業機器人系統等各類實訓工作站30套,可同時提供實訓工位60個。
實訓室為工業網絡系統開放式設計結構,可作為獨立的工業網絡實訓系統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子系統與其它類似設備組合,構成工廠級網絡系統,具有工業4.0、信息管理網絡化程度從低至高的優點。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結合工業互聯網專業的一體化教學需要,能有效提升學員的操作技能水平與創新設計能力。
維修電工,是指從事機械設備和電氣系統線路及器件的安裝、調試與維護、修理的技術人員。電工技術實訓室位于吉大高訓基地五樓,屬于工業自動化實訓中心實訓專業之一。
實訓室面積約500m2 ,共配套五至一級維修電工實訓設備近50臺套,可提供實訓工位約90個,其中初級電工實訓工位20個,中級電工實訓工位20個,高級電工實訓工位30個,電工技師和電工高級技師實訓工位20個。
電工技術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通過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接線、程序設計、調試運行、故障維修等實操,使學員可以掌握維修電工常識和基本技能,室內線路的安裝,接地裝置的安裝與維修,常見變壓器的檢修與維護,各種常用電機的拆裝與維修,常用低壓電器及配電裝置的安裝與維修,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的安裝與維修,常用機床電氣線路的安裝與維修,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電氣控制線路設計,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應用等專業技能和知識。
該實訓室還可提供電工技術各等級職業資格的技能培訓、技能鑒定考核、技能競賽等服務。
可編程控制系統技術實訓室屬于工業自動化技術實訓中心,實訓室位于吉大高訓基地二樓,場地面積300平方米,配置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一至四級實訓考核設備30余套,設備總價值約300余萬元,可提供實訓工位50個。
可編程控制系統技術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主要側重于以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國家職業標準中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技術要求為基礎,結合廣東省經濟發展狀況和可編程控制技術設計師專業的一體化教學需要,使學員的實際操作編程訓練和仿真實訓相結合,鞏固學員機電一體化基礎知識,提升學員的操作技能水平與創新設計能力。
實訓功能包括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一級、二級、三、四級),主要實訓項目包括網絡通信應用技術、PLC控制系統技術、交流伺服應用技術、傳感器應用技術、機械安裝與調試技能等。
虛擬現實技術是仿真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仿真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接口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合。是一門富有挑戰性的交叉技術前沿學科和研究領域。虛擬現實技術(VR)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等方面。模擬環境是由計算機生成的、實時動態的三維立體逼真圖像。
經過緊張的建設和籌備,市高訓中心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實訓場地12月正式上線,面向社會試開放。虛擬現實技術實訓室為現代服務業實訓中心的重要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吉大高訓基地六樓,實訓場地面積約600㎡,配置全景云臺、臺式工作站、VR系列開發軟件、軟件工具包、全息影像棚、專業計算機等實訓硬件和軟件,項目建設資金600余萬元,可同時提供實訓工位50個。
虛擬現實技術實訓室根據專業的實訓需要,分別設置了全景VR開發、VR工具和語言、VR設計和圖像、VR設計和視頻、4D全息影像技術、VR創客培育等多個實訓教學區。為使得社會受眾更為精準的了解虛擬現實技術實訓資源,我們將分期推出虛擬現實技術所開設的實訓專業介紹。這一期我來聊一聊全景VR開發那點事。
全景VR(也稱為360或720全景VR)是基于全景圖像的真實場景虛擬現實技術,是虛擬現實技術中非常核心的部分。全景(英文名稱是 Panorama)是把相機720度拍攝的一組或多組照片拼接成一個全景圖像,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全方位互動式觀看的真實場景還原展示方式。全景漫游中可以加入視頻、音樂、圖片、Flash動畫等多媒體展示效果,滿足多樣化的三維展示功能及效果。
全景VR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包括政府部門的智慧城市管理,經濟功能區模擬展示,消防、交通、會展等實景展示;房產行業的樓盤實景網絡展示,樣板房全景展示,全景售樓系統等;旅游行業的景區的網絡實景展示,重點文物的全景展示等;汽車行業的網絡4S店,汽車內飾全景展示等;酒店行業的酒店實景展示,房間實景展示等;電商行業的商品360度實景展示等。
全景VR開發與制作實訓室配置了相關手繪電腦、照相機、無人機、魚眼鏡頭、全景云臺、臺式工作站、相關全景開發軟件等,可提供實訓工位20個。
主要培訓項目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模式等。
電子商務實訓室為現代服務業實訓中心主要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吉大高訓基地四樓,實訓場地面積約300㎡,配置電子商務各類實訓軟硬件,可提供實訓工位約100個。電子商務實訓室遵循“以聯盟為平臺,以行業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紐帶”的理念,結合電子商務多類業態(移動商務、跨境電商、VR電商等)人才需求入手,劃分為阿里巴巴實訓區、理實一體化實訓區、電商眾創空間3個實訓功能區。
阿里巴巴實訓區以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為對象,以理實一體化教學效用為前提進行跨境通實戰平臺、3D國際貿易企業模擬實訓平臺的構建,以期保證其實訓、教學、實戰功能的全面體現。
理實一體化實訓區是讓學員在掌握電子商務初步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實踐重點,掌握電子商務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電子商務實際工作的業務能力。
電商眾創空間為學員提供一站式、針對性的深度創業服務,為電子商務創業學員實現夢想和自身價值“鋪路搭橋”、創造條件。該區域通過O2O創業商態基地運營實訓、VR電商實訓、網絡直播實訓,網店(淘寶、天貓網店)運營等雙創型實訓項目的開展,借由電商企業項目和社會服務項目的引入運營,為有創業想法的學員提供創業競賽、學員交流、業務洽談、校園文化展示的空間,使其形成集業務洽談、創意策劃、宣傳推介、網店運營、客戶服務、物流配送為一體的多功能雙創型電商眾創空間。
智能樓宇技術是智能建筑、樓宇智能化管理的關鍵技術,是實現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安全防范系統、消防系統、建筑通信自動化系統、樓宇的音頻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建筑系統集成和物業智能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智能樓宇技術實訓室屬于市公共實訓基地現代服務業實訓中心專業之一,實訓室設置于公共實訓(吉大)基地三樓,場地面積約500平方米,配置智能樓宇管理員各級、各品類實訓考核設備56臺套,主要包括綜合布線系統管理與維護,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管理與維護,網絡與通訊系統管理與維護,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管理與維護,安全防范系統管理與維護等 11個實訓設備模塊,可同時提供80個實訓工位。
智能樓宇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主要側重以智能樓宇管理員國家職業標準中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技術要求為基礎,結合廣東省經濟發展狀況和建筑智能化技術專業的一體化教學需求,工程與實訓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建筑智能化設備系統各子系統的操作演示,集成系統的操作演示、設計、編程、控制與調試,進行樓宇自動化系統前沿技術的培訓、實訓和教研。
主要實訓項目表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信息科技產業的第三次革命,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體與網絡相連接,物體通過信息傳播媒介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管等功能。
物聯網技術實訓室劃分4個實訓功能區,分別為基礎理論操作學習區、物聯網綜合實訓區、物聯網行業應用體驗實訓區、智能家居體驗實訓區。
基礎理論操作學習區是用于學習物聯網技術理論知識的區域,物聯網技術理論知識包括: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C語言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無線傳感網絡概論、TCP/IP網絡與協議、嵌入式系統技術、傳感器技術概論、RFID技術概論、工業信息化及現場總線技術、M2M技術概論、物聯網軟件、標準、與中間件技術等等。
物聯網綜合實訓區是在初步掌握物聯網技術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實踐重點,掌握物聯網技術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物聯網技術實際工作的業務能力。主要包括了:各種常用傳感器、物聯網采集器、控制器、網關、視頻監控設備等的安裝配置調試;智能商業、智能環境氣象監控、智能照明管理、安防應用、農業應用等主流行業物聯網應用的相關實訓。
物聯網行業應用體驗實訓區向我們展示了智慧農業應用沙盤、智慧交通應用沙盤和食品追溯應用沙盤,讓我們從沙盤中了解智慧農業,智慧交通和食品追溯的整個運行過程。
智能家居體驗實訓區包含了智能燈光、窗簾、電視、空調、電冰箱、燈帶、門禁、視頻監控、室內環境等設備的采集控制,結合了App、AI語音識別和微信端,可以實現各種智能控制和采集聯動。
烹飪是人類在飲食活動中,為獲得健康安全的食品所采取的對自然狀態食物進行加工的技術,是綜合烹飪原料、食品衛生、營養、制作、技藝、科學為一體的專門學問?!盎洸藥煾怠迸腼儗嵱柺沂且曰洸藗鹘y風味菜肴制作工藝為訓練目標,重在培養學員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
“粵菜師傅”烹飪實訓室,屬于現代服務業實訓中心家庭服務業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金灣高訓基地五樓,實訓場地面積約400㎡,配置相關電磁類專用烹飪實訓考核設備及相關配套物資近1000臺(件),設備總價值約280余萬元,可提供實訓工位50個。
“粵菜師傅”烹飪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實訓老師可以指導實訓學員通過粵菜烹飪的各個環節和菜肴制作的工藝程序,掌握粵菜烹飪初加工、刀工、勺工、火候、上漿、掛糊、調味、烹調方法、菜肴制作等烹飪單元操作技術,掌握粵菜冷熱菜制作技術。
烘焙,又稱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點之下通過干熱的方式使物料脫水變干變硬的過程。烘焙是面包、蛋糕類產品制作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烘焙后淀粉產生糊化、蛋白質變性等一系列化學變化后,面包、蛋糕達到熟化的目的。烘焙也理解為西式面點的代名詞。
“粵菜師傅”烘焙實訓室,屬于現代服務業實訓中心家庭服務業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金灣高訓基地五樓,實訓場地面積約160㎡,配置相關電磁專用烹飪實訓考核設備及相關配套物資近600臺(件),設備總價值約120余萬元,可提供實訓工位40個。
“粵菜師傅”烘焙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實訓老師可以指導實訓學員通過烘焙的各個環節和西點制作的工藝程序,掌握識別和選用原料的能力,掌握熟練并合理使用常用面點工具的能力,掌握原材料選擇、調配、加工處理的能力,掌握熟練面點制作的能力。
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指利用計算機來進行與圖像相關的過程、技術、系統的設計和應用技術,它與各個領域都有很深的交叉與滲透。圖像處理包括:數字圖像的處理、數字圖像的分析與理解、數字化圖像采集、圖像處理結果的數字化表達等。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主要應用在對圖像的預處理層面上,同時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來挖掘出圖像內部更深層次上的信息,以達到更為廣泛的應用目的。
數字創意(設計與圖像處理)實訓室,屬于現代服務業實訓中心數字創意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吉大高訓基地六樓,實訓場地面積約80㎡,配置高端圖形處理工作站30套,可提供實訓工位30個。
數字創意(設計與圖像處理)實訓室與數字創意(攝影技術)實訓室規劃在同一個實訓功能區,將專業攝影棚和專業圖形工作站按照“前棚拍攝、后場處理”的作業流程一體化合理配置是該實訓室的特點。實訓老師可以指導學員了解多媒體圖像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文字信息處理技術、圖形圖像信息處理技術、視頻信息處理技術、動畫處理技術以及圖像設計創作過程等知識,并使學員掌握使用Photoshop、Authorware等工具軟件進行平面媒體圖形圖像設計,從而提高學員的相關專業技能和素質。
主要實訓項目表
數字創意(攝影)實訓室屬于現代服務業實訓中心數字創意專業中一部分,實訓室位于吉大高訓基地六樓,場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攝影實訓室配置了多套專業單反相機、攝影棚、燈光系統、輔助器材等,可以開展從入門到高級的攝影技術實訓,實訓室提供約30個實訓工位。
該實訓室適用于傳統攝影技術和數碼攝影技術的實訓教學和真實拍攝,既可用于攝影技術相關的行業人才實訓,也可用于專業攝影技術人員的拍攝訓練。
新能源技術實訓中心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場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設有太陽能應用、電動汽車輔助系統、電動汽車充電技術、高壓安全、電動汽車電池系統、電動汽車驅動、電動汽車整車共七個實訓室,可提供100個公共實訓工位。
純電動汽車(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種采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純電動汽車的可充電電池主要有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這些電池可以提供純電動汽車動力。
電動汽車輔助系統實訓室:通過安全有效的實訓配備車輛操作、參數測量、車輛連接線束插拔訓練以及驅動電機、變速箱拆裝,了解純電動車組成和基本參數,掌握新能源電動車安全操作必備的基礎要領,認識相關零部件組裝方法,掌握新能源電動車三電驅動系統基本組成。
電動汽車驅動實訓室:通過安全有效的實訓設備操作和動手測量相關參數,了解純電動車故障排除的方法,掌握新能源電動車安全操作必備的基礎要領。通過對驅動電機以及變速箱進行拆裝,更好認識相關零部件組裝方法。
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實訓室:通過安全有效的實訓設備操作和動手測量相關參數,了解純電動車動力電池包和主要零部件故障排除方法。通過對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學習實訓,自行測量純電動汽車原車動力電池進行相關參數,了解電池參數以及內部結構,掌握電池基礎知識。通過拆裝新能源動力電池包連接線,更好認識相關零部件組裝方法。
充電技術實訓室:通過安全有效的對實訓室所配備直流充電樁進行操作(實際功率限制)和動手測量相關參數,了解直流充電樁組成和基本參數,掌握新能源直流充電樁安全操作必備的基礎要領。通過動手對直流充電樁各模塊線束進行信號測量,故障診斷與排除,掌握直流充電樁系統基本組成。
電動汽車整車實訓室:通過對比亞迪E5和吉利帝豪EV450實訓設備的學習,接近實際過程中新能源汽車專業診斷與維修的場景,加強知識的運用技能。
太陽能技術實訓室:配備太陽能光伏發電教學試驗臺、太陽能供熱發電系統實訓平臺、太陽能電池及光伏離網系統實訓臺和太陽能光伏實驗箱,通過實訓掌握太陽能設備的組成和工作原理,認識相關零部件組裝方法。
電子游戲(Electronic Games)又稱視頻游戲或者電玩游戲,是指所有依托于電子設備平臺而運行的交互游戲,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游戲機,是1962年由美國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研制成功的,起名叫“宇宙戰爭”。電子游戲在80年代末進入中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電子游戲也經歷了多次升級換代,從手操單機到街機、從街機到電腦、從電腦到智能移動終端。社會總在變化,但每一個人回憶中或許都有著自己曾經青澀的“超級瑪麗”吧。
前兩期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全景VR、工業VR,本期我們來聊一聊VR游戲開發。虛擬現實游戲(Virtual Reality Games),帶上虛擬現實頭盔,連接終端PC,進入一個可交互的虛擬游戲場景中,不僅可以虛擬當前場景,也可以虛擬過去和未來。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為游戲領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它與智能移動終端不同的是,它的交互需要肢體動作互相協調來完成任務,游戲更加沉浸,可玩性大大拓展。
主要開發工具Unity3D,是由Unity Technologies開發的一個讓玩家輕松創建諸如三維視頻游戲、建筑可視化、實時三維動畫等類型互動內容的多平臺的綜合型游戲開發工具,是一個全面整合的專業游戲引擎。能讓游戲開發者輕松創建諸如3D 視頻游戲、實時3D 動畫等互動內容,被譽為3D 手游的傳奇,孕育了成千上萬款高質、超酷炫的神作,如:《爐石傳說》、《神廟逃亡2》、《暗影之槍》等。Unity 引擎已經能夠支持包括PC、iOS、安卓、Xbox 等在內的二十余個平臺發布應用,廣泛應用于網頁游戲、手機游戲開發以及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領域。
主要培訓項目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實訓場地的上線試開放,越來越多的社會受眾關注到這個專業的相關情況,上一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全景VR開發,本期我們再來聊一聊工業VR。
工業VR技術根據專業的課程需要,設置了三維模型的前期處理、Unity3D基本應用、EXCEL表填寫、語音文字制作等實訓內容。通過項目化實戰教學,使學員了解工業VR技術的發展動態,熟練掌握使用工業VR開發平臺的方法與技巧,從而具備工業VR軟件開發能力。
工業VR實訓特點主要有
(1)采用專業工業級虛擬現實開發系統;
(2)不用編程,不用掌握C++等程序開發語言,普通開發者通過非編程開發方式虛擬現實軟件,采用Excel文本語言驅動開發方式,無須任何編譯,可以簡單快速的進行軟件開發,來完成需要使用的功能;
(3)專業技術背景要求低;
(4)開發效率可以提升3-5倍;
(5)隨時隨地修改升級,無需編譯可以直接運行;
(6)項目化實踐案例,邊學邊做。
主要培訓項目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稱3D打印,融合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與成形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以及醫用生物材料,按照擠壓、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制造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對原材料去除-切削、組裝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種"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從無到有。這使得過去受到傳統制造方式的約束,而無法實現的復雜結構件制造變為可能。3D打印與傳統制造業的最大區別在于產品成型的過程上。在傳統的制造業,整個制造流程一般需要經過開模具、鑄造或鍛造、切割、部件組裝等過程成型。3D打印則免去了復雜的過程,無需模具,一次成型。因此,3D打印可以克服一些傳統制造上無法達成的設計,制作出更復雜的結構,所以3D打印主要被應用于個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的產品制造上。
增材制造技術實訓室是智能制造技術實訓中心的重要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三樓,實訓場地面積約300㎡,共配置12臺工業級SLA設備、26臺桌面級打印機和19臺掃描儀設備,設備購置資金近500萬元,可同時提供40個實訓工位。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實訓功能包括逆向工程實訓、FDM打印機實訓、SLA打印機實訓和打印后處理實訓,是集逆向工程及設計、數據處理及打印和產品后處理于一體的3D打印技術綜合實訓室。
為使大家更為精準的了增材制造技術公共實訓資源,我們將分期推出3D打印技術實訓專業介紹,這一期我們先來了解3D打印FDM技術。
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涂敷在工作臺上,快速冷卻后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后,機器工作臺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 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由于整個過程不需要模具,所以大量應用于產品開發,功能測試,無模制造,小批量制造方面。主要應用在家用電器,電動工具,院校,模具制造,玩具制造,手版設計,建筑等領域。
FDM技術的優點:操作環境干凈、安全,材料無毒,可以在辦公室、家庭環境下進行,沒有產生毒氣和化學污染的危險。無需激光器等貴重元器件,因此價格便宜。原材料為卷軸絲形式,節省空間,易于搬運和替換。材料利用率高,可備選材料很多,價格也相對便宜。
FDM技術的缺點:成形后表面粗糙,需后續拋光處理。最高精度只能為0.1mm。速度較慢,因為噴頭做機械運動。需要材料作為支撐結構。
FDM實訓室配置了13臺單色打印機與13臺雙色打印機,并配備了相應的實訓學習工位,可同時滿足近40個工位開展實訓。
主要項目內容
智能制造實訓中心包括精密模具加工、數控銑削加工、數控車削加工、多軸精密加工、先進電加工、三坐標測量技術實訓區(室),整個實訓中心是按中型工業廠房進行設置的,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設備120臺套,整個布局是按照公共實訓要求結合生產需求進行設置的,區域分明,流程清晰,同時配置了中央空調系統,實現環境溫度、濕度的基本控制,以保證保設備的加工精度,可全方位全日制滿足企業、院校等的機加工、電加工實訓和生產需求。
精密模具加工實訓區
該實訓區配置了精密模具加工的銑削、車削、鉆孔、磨削、精密電火花、慢走絲線切割、模具裝配與調試等完整工序的成套設備,有精密模具加工柔性制造單元、立式三軸加工中心、三軸高速加工中心,深孔鉆、立式搖臂鉆、超精密平面磨床、小型內外圓磨床和模具裝配作業臺、模具放置架等,設備設施配置齊全,場所寬敞明亮,環境溫濕度控制適宜,布局合理分明有序,可同時提供生產實訓工位60個,能充分滿足工業用模具生產加工、裝配調試的培訓實訓需求。
精密模具加工柔性制造單元是由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制造的,由8臺高速銅公機,搭載機器人系統、伺服導軌系統、360°旋轉智能零件庫、夾具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安全系統等組成,高速銅公機X/Y/Z軸行程600×400×300mm,主軸轉速20000rpm,西門子控制系統,主要用于銅電極的自動化加工,既可作為自動生產線使用也可單機加工,以滿足多樣化的實訓、生產要求。
立式三軸加工中心是韓國斗山品牌的,共2臺,其X/Y/Z軸行程1050×570×510mm,主軸轉速12000rpm,FANUC控制系統,加工精度±5μm。三軸高速加工中心是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制造的,共5臺,其X/Y/Z軸行程480×400×230mm,主軸最高轉速36000rpm,萊納克(LYNUC)控制系統,加工精度±5μm。深孔鉆1臺,控制系統是臺灣新代的,主軸轉速15000rpm,最大鉆孔深度800mm。還有立式搖臂鉆1臺,超精密平面磨床4臺,小型外圓磨床2臺、小型內圓磨床2臺,模具裝配調試工作臺及模具架若干個等。
可開展的實訓項目和課程有:
1.三軸高速加工中心的操作
2.西門子數控系統的操作和使用
3.萊納克數控系統的操作和使用
4.高速加工刀具的選擇和使用
5.加工工藝方案制定、加工程序編制及編程技巧
6.平面類、輪廓類及孔加工類典型零件的加工
7.模具銅電極、復雜曲面類、多特征干涉類零件的加工
8.高速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維護管理
9.精密模具加工智能化柔性生產單元的操作使用
10.計算機集成生產系統應用
11.工業機器人系統的操作使用與編程技術
12.工業機器人與PLC、工業控制模塊等組態通訊
13.深孔鉆的操作和使用
14.立式搖臂鉆的操作和使用
15.超精密平面磨床的操作和使用
16.加工刀具、工具、工裝夾具的認知和使用
17.加工量具、測量儀器的使用和檢測
18.形位公差與配合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
19.模具裝配與調試技術技能
數控銑削加工實訓區
該實訓區以智能裝備制造中廣泛使用的三軸加工中心技能實訓為主,并輔以四軸回轉臺實現多軸加工實訓功能。通過實訓使受訓者熟練掌握銑、鏜類加工機床的操作與編程技能;掌握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和參數的設定;掌握平面類、輪廓類及通孔沉孔類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掌握第四軸回轉工作臺的配置方式、操作與編程技能和多軸聯動控制技術。實訓區配置了28臺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制造的立式三軸(含四軸)加工中心和一套柔性制造單元??赏瑫r提供60個生產實訓工位。
立式三軸加工中心X/Y/Z軸行程800×500×500mm,采用高剛性進口滾珠絲杠及線性導軌,主軸轉速12000rpm,西門子控制系統,定位精度8μm,配置24位圓盤式刀庫,刀柄為BT40。立式四軸加工中心是在立式三軸加工中心的基礎上,增加第四軸實現四軸聯動,第四軸分度精度為20″。能進行粗銑、精銑、精鏜、鉆孔、擴孔等加工。
柔性制造單元由立式三軸加工中心、搭載機器人系統、伺服導軌系統、智能零件庫、夾具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安全系統等組成等組成,機器人自帶隨行車零件庫,可高效率切換不同零件,定位精度0.01mm;具備智能零件庫,界面上顯示零件ID、夾具種類和毛胚信息;具備夾具數據管理系統,對夾具ID、零件外形測量數據、夾具使用時間進行實時記錄;控制系統具備生產過程監控、急件插入生產、加工記錄查詢、數據分析顯示和系統追溯功能。
可開展的培訓課程和實訓項目有:
1.三軸加工中心的操作
2.西門子數控系統的操作和使用
3.銑鏜類加工機床的編程與操作
4.銑削加工刀具的選擇和使用
5.銑削加工工藝方案制定
6.粗銑、精銑、鏜孔、鉆孔加工技能
7.銑削加加工程序編制及編程技巧
8.平面類、輪廓類及孔加工類典型零件的加工
9.銑削加工量具、測量儀器的使用
10.三軸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維護管理
11.銑削加工智能化柔性生產單元的操作使用
12.自動化生產/單機使用控制技術
13.計算機集成生產系統應用
14.工業機器人系統的操作使用與編程技術
15.工業機器人與PLC、工業控制模塊等組態通訊
數控車削加工實訓區
該實訓區以智能裝備制造中廣泛使用的車削加工中心技能實訓為主,并輔以動力銑削刀頭實訓車銑復合加工實訓功能。通過實訓使受訓者掌握車削類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技能,掌握軸類、螺紋類、套類等典型零件的車削加工方法,掌握車削加工刀具的選擇和參數設定,具備一定的車削類數控機床操作工職業能力。同時掌握車銑復合類零件加工知識與技能,能使用軟件編制加工程序、制定工藝方案等,通過深入學習,進一步掌握數控加工新技術新工藝,為從事車銑復合機床的操作、編程和技術創新工作奠定基礎。實訓區配置了28臺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制造的數控車床、1套數控車削加工柔性制造單元,可同時提供60個實訓工位。
數控車床最大加工直徑為400mm,最大加工長度500mm,西門子控制系統,帶動力刀頭,套筒式主軸單元最高轉速4500rpm,45°整體鑄件床身保證機床剛性和穩定性,采用德國進口力士樂直線導軌、FAG專用絲杠軸承等高品質精密傳動零部件,確保機床精度,X 軸、Z 軸定位精度≤8μm,重復定位精度≤4μm。
數控車削柔性制造單元由車削加工中心、搭載機器人系統、伺服導軌系統、智能零件庫、夾具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安全系統等組成等組成,定位精度0.01mm,數控車床采用格力自主研發的車床多功能快換夾具,可實現多規格零件的精確裝夾,互換精度5μm??刂葡到y具備生產過程監控、加工記錄查詢、加工數據分析和顯示、人工操作、系統任務歷史追溯功能。
可開展的實訓項目和課程有:
1.數控車削加工中心的操作和使用
2.西門子數控系統的操作和使用
3.車削中心(帶動力刀頭銑削)機床的編程與操作
4.車削加工刀具的選擇和使用
5.車削加工工藝方案制定、加工程序編制及編程技巧
6.車削加工智能化柔性生產單元的操作使用
7.車銑復合類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8.軸類、螺紋、筒套類等典型零件的車削加工
9.車削加工量具、測量儀器的使用
10.車削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維護管理
11.車削加工智能化柔性生產單元的操作使用
12.自動化生產/單機使用控制技術
13.計算機集成生產系統應用
14.工業機器人系統的操作使用與編程技術
15.工業機器人與PLC、工業控制模塊等組態通訊
多軸精密加工實訓區
該實訓區以代表智能裝備制造中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及車銑復合柔性制造單元為主,重點體現智能裝備技術實訓中心的先進性,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高端智能制造技能實訓的需要。 配置了1臺五軸加工中心、10臺立式四軸加工中心、2臺臥式加工中心和1套車銑復合柔性制造單元,可同時提供30個實訓工位。
五軸加工中心是歐洲瑞士阿奇夏米爾公司(又稱GF公司)生產的,控制系統是德國海德漢品牌,主軸轉速12000rpm,加工精度5μm,五軸加工中心由X、Y、Z、a、c五個軸,XYZ軸和ac軸形成五軸聯動加工,適用于空間曲面加工,異型加工,鏤空加工,斜孔加工,斜面切削等,五軸聯動加工中心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點,工件一次裝夾就可完成復雜工藝加工。
韓國斗山(DOOSAN)的臥式加工中心X/Y/Z軸行程730×730×800mm,快速進給速度60/60/60m/min,主軸轉速15000rpm,FANUC控制系統,加工精度±3μm,旋轉工作臺最小分度角度0.001°,配置了自動托盤交換裝置、自動換刀裝置,能實現從高效率的批量加工到高精度穩定的連續加工。
立式四軸加工中心是格力電器智能裝備公司生產的,是在立式三軸加工中心的基礎上,增加第四軸實現四軸聯動,X/Y/Z軸800×500×500mm,主軸轉速12000rpm,西門子控制系統,定位精度8μm,第四軸分度精度為20″,配置24位圓盤式刀庫。
車銑復合柔性制造單元是由三軸加工中心、數控車床、搭載機器人系統、伺服導軌系統、智能零件庫、夾具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安全系統等組成,定位精度0.01mm,用于車削復合復雜工藝零部件的加工,既可聯機全自動生產也可單機獨立操作使用。
可開展的實訓項目和課程有:
1.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的操作使用
2.海德漢數控系統的操作和使用
3.高端數控系統與先進機床輔助工具的使用
4.高速銑削中心的編程與操作
5.高速銑削加工刀具的選擇與使用
6.復合加工工藝方案制定、加工程序編制及編程技巧
7.切削加工量具、測量儀器的使用
8.四軸加工中心的操作使用
9.第四軸回轉工作臺的配置、調試及使用
10.多軸聯動控制技術
11.臥式加工中心的操作和使用
12.葉輪類、復雜曲面類、多特征干涉類零件的加工
13.薄壁類、高光類等典型零件的加工
14.多軸加工中心的日常使用和維護管理
先進電加工實訓區
該實訓區以智能裝備制造中針對特種材料、特種工藝要求及特種工況需要應用的特種加工設備如慢走絲切割機床、精密電火花成形機為主體,重點體現智能裝備技術的先進性和高效性,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高端智能制造技能實訓需求。場地面積400多平方米,配置了世界著名品牌的日本牧野和瑞士GF公司的線切割放電加工機(又稱慢走絲線切割加工機)、精密電火花加工機、數控放電加工機等共15臺,實訓工位30個,場地環境嚴格按照高精密加工設備的使用要求配置、管理。
慢走絲線切割是電火花線切割的一種,是利用連續移動的細金屬絲(稱為電極絲)作電極,對工件進行脈沖火花放電蝕除金屬、切割成型,主要用于加工各種形狀復雜和精密細小的工件。慢走絲切割加工實訓區由7臺日本牧野和歐洲GF公司的慢走絲切割機床、穿孔機、高精密測量設備、精密工裝夾具及相關工具、量具等組成,主要培訓實訓慢走絲切割機床的操作使用技能及編程技能知識,線切割銅線、放電介質的選擇和參數設定,慢走絲機床的日常維護及注意事項,高硬度、高精度工件的線切割加工工藝、實操技能及編程技能等。
電火花加工適用于各種高硬度、高熔點、高強度、高脆性,高粘性和高純度等性能的新材料加工和復雜形狀的模具、零件加工的加工。精密電火花實訓設備由7臺日本牧野精密數控電火花加工機、高精密測量設備、精密工裝夾具及相關工具、量具等組成,主要培訓實訓精密電火花加工機的操作使用技能與編程知識,電火花加工用電極的選擇和參數設定,精密電火花機床的日常維護及注意事項,高硬度、高精度及結構復雜工件的加工工藝、實操技能和編程技能等。
可開展的實訓項目和課程有:
1.慢走絲切割機床的操作使用及參數了解
2.線切割銅線和參數設定
3.放電介質的選擇和參數設定
4.慢走絲切割機床的加工工藝編程
5.高硬度、高精度及結構復雜工件的線切割加工
6.慢走絲機床的日常維護及注意事項
7.數控放電加工機的操作使用
8.電火花加工機床的操作使用及參數了解
9.電火花加工銅線和參數設定
10.電火花加工用電極的選擇和參數設定
11.電火花加工機床的加工工藝編程
12.高硬度、高精度及結構復雜工件的電火花加工
13.電火花加工機床的日常維護及注意事項
14.特種加工技術、新工藝培訓實訓
現代焊接技術實訓室簡介
隨著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實現焊接產品制造的自動化、柔性化與智能化已成為必然趨勢,機器人焊接主要包括機器人和焊接設備兩部分。機器人由機器人本體和控制柜(硬件及軟件)組成。而焊接裝備,以弧焊及點焊為例,則由焊接電源,(包括其控制系統)、送絲機(弧焊)、焊槍(鉗)等部分組成,由于具有通用性強、工作可靠的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現代焊接技術實訓室是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中心智能制造技術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場地面積約350平方米,配置工業機器人焊接工作站15套,可提供30個實訓工位。
現代焊接實訓室采用KUKA焊接工業機器人,配置焊接電源、雙軸變位機、柔性焊接平臺、防撞器、焊槍、清槍器、焊縫激光跟蹤器等,總體布局合理、綠色環保,具有實用性、通用性、先進性。
現代焊接實訓室可提供完整的實操訓練課程體系,包括機器人焊接基礎知識、機器人焊接工藝、機器人焊接應用、機器人焊接課程、實訓工作站操作運用、實訓工作站拆裝維護等相關實訓指導課程。
現代焊接實訓室具備舉辦各級工業機器人焊接比賽條件,也可為實訓單位的相關自動化焊接工藝研究和自動化裝備研究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