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技術(FDM)實訓室
發布時間:2020-01-08 點擊:7804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稱3D打印,融合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與成形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以及醫用生物材料,按照擠壓、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制造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對原材料去除-切削、組裝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種"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從無到有。這使得過去受到傳統制造方式的約束,而無法實現的復雜結構件制造變為可能。3D打印與傳統制造業的最大區別在于產品成型的過程上。在傳統的制造業,整個制造流程一般需要經過開模具、鑄造或鍛造、切割、部件組裝等過程成型。3D打印則免去了復雜的過程,無需模具,一次成型。因此,3D打印可以克服一些傳統制造上無法達成的設計,制作出更復雜的結構,所以3D打印主要被應用于個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的產品制造上。
增材制造技術實訓室是智能制造技術實訓中心的重要實訓專業之一,實訓室位于公共實訓(金灣)基地三樓,實訓場地面積約300㎡,共配置12臺工業級SLA設備、26臺桌面級打印機和19臺掃描儀設備,設備購置資金近500萬元,可同時提供40個實訓工位。實訓室采用開放式、模塊化、多樣化、標準化的實訓模式,實訓功能包括逆向工程實訓、FDM打印機實訓、SLA打印機實訓和打印后處理實訓,是集逆向工程及設計、數據處理及打印和產品后處理于一體的3D打印技術綜合實訓室。
為使大家更為精準的了增材制造技術公共實訓資源,我們將分期推出3D打印技術實訓專業介紹,這一期我們先來了解3D打印FDM技術。
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涂敷在工作臺上,快速冷卻后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后,機器工作臺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 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由于整個過程不需要模具,所以大量應用于產品開發,功能測試,無模制造,小批量制造方面。主要應用在家用電器,電動工具,院校,模具制造,玩具制造,手版設計,建筑等領域。
FDM技術的優點:操作環境干凈、安全,材料無毒,可以在辦公室、家庭環境下進行,沒有產生毒氣和化學污染的危險。無需激光器等貴重元器件,因此價格便宜。原材料為卷軸絲形式,節省空間,易于搬運和替換。材料利用率高,可備選材料很多,價格也相對便宜。
FDM技術的缺點:成形后表面粗糙,需后續拋光處理。最高精度只能為0.1mm。速度較慢,因為噴頭做機械運動。需要材料作為支撐結構。
FDM實訓室配置了13臺單色打印機與13臺雙色打印機,并配備了相應的實訓學習工位,可同時滿足近40個工位開展實訓。
主要項目內容